冷暖之间见匠心—南国冷热用硬核科技守护城市温度,让清洁能源照进万家冷暖
发布时间:2025-03-18 14:03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7449   会员投稿
当前位置:CCTV央视一线聚焦 >> 资讯

城市的呼吸里,总藏着冷暖交替的故事。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中国“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冷暖能源服务正经历着从传统粗放向智慧集约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关乎城市温度与生态底色的变革中,安徽南国冷热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技术破壁,秉持着“净化环境、节约能源、造福社会”的企业愿景,持续探索着智慧城市冷暖服务的创新生态。

安徽南国冷热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安徽省投资集团创谷资本参与直接投资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区域领先的智慧冷热+综合能源运营商,能源与信息化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区域分布式能源站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冷热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能源与信息化技术服务提供商,南国冷热致力于以最小的资源与能源的代价,为建筑及工农业提供最高效的冷热服务。公司在安徽省推行的地热规模化开发商业模式以及“以地热能为核心的区域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系列技术,是“风、光、生物质、地热能”等四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的重要支撑,是“冷热水电气”综合能源技术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数字赋能”的协同模式,为建筑、工业及新基建领域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路径,以硬核科技助力“双碳”战略落地。

冷暖之间见匠心|南国冷热用硬核科技守护城市温度,让清洁能源照进万家冷暖

质量为基、标准为尺,南国冷热坚持以质量力打造信任力。公司严格遵循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认证。并持有建筑机电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五项行业核心资质,涵盖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及专业工程领域。从单纯的应用标准向起草、制定标准转变,南国冷热还通过积极深入技术研究开发,主动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为行业生产有序化、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引领。

作为能源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南国冷热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共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19项。公司创新研发的地热+综合能源相关技术,先后入围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与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入选《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2020-2023年)方案》、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的安徽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等。

与此同时,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和产品研发“双轮驱动”,走产学研深度融合共赢发展之路。自2016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刘向华教授团队启动多能源互补耦合研究,到2019年共建“绿色人居环境与能源应用”联合实验室,再到2020年联合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光电承担省级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南国冷热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基于浅层地热能为核心多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成功验收,标志着公司在智慧能源管理、建筑节能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2024年,公司“一体化地热能源装备”科技成果荣获国内领先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认证,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标杆动能。

冷暖之间见匠心|南国冷热用硬核科技守护城市温度,让清洁能源照进万家冷暖

伴随着能源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南国冷热一路开拓、持续创新,始终坚持市场快速变化中进行自我超越,坚定与客户和行业共同成长。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实力,成为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阳光能源、中能建地热、皖能集团等头部企业合作伙伴。2024年南国冷热在新能源多能互补冷热联供及储能系统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1.65%,市场影响力持续攀升。2025年,更是凭借其在相关细分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广泛创新实践,荣膺“《品牌中国》栏目重点推荐品牌”授牌。

冷暖之间见匠心|南国冷热用硬核科技守护城市温度,让清洁能源照进万家冷暖

冷暖匠心沉淀处,硬核科技显担当。从南国冷热成长历程中,能够窥见的是一批批中小企业聚力深耕“专精特新”的创新奋斗史。路虽远,行则将至。这些扎根细分领域的中国企业,或许没有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光环,也没有消费品牌的广告轰炸,但它们用一次次技术突破、一项项专利标准,构筑起中国智造的护城河。未来,南国冷热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坚持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在提升我国智慧冷热综合能源服务竞争力提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CCTV央视一线聚焦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免责声明: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CCTV央视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