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鳌山渔村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界首乡鳌山村,占地面积40公顷,地处千岛湖中西部,周边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多元,但乡村发展面临动力不足、文化整合困难等问题。2015 年,绿维文旅受淳安县界首乡鳌山村村民委员会委托,开展策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工作,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自推进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多项荣誉,推动了当地乡村发展。
二、绿维核心思路
(一)整合资源,驱动乡村发展
针对鳌山村产业基础薄弱、自然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以 “政府 + 开发企业 + 农户 + 投资者 + 运营者” 的合作模式为基础,整合农村及旅游资源。借助千发集团的介入,升级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二)挖掘文化,明确主题定位
面对乡村文化多元化且缺乏主题的状况,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确定以鱼文化为主题,融合蚕桑文化、农耕文化等,以乡村生活为根,以生态文化为本底,以体验原乡乡愁文化为特色,将文化与旅游项目深度融合。通过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景观打造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原乡乡愁文化,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三)创新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考虑到项目受节假日影响大、市场不成熟等问题,引入众筹农业开发模式,打造定制化乡村旅游产品。借助 “互联网 + 乡村旅游” 战略,拓宽营销渠道,吸引更多游客,解决乡村旅游开发运营中的节奏与人气、商气和旅游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意创新思维
(一)文化融合创新
将多种文化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如在渔港板块,结合千发公司鲟鱼养殖基地,通过设置鱼拓艺术、垂钓体验、鱼文化馆等项目,深入展示千岛湖鱼文化,丰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旅游产品的独特性。
(二)业态创新布局
利用闲置老房子植入咖啡屋、小酒吧等新业态,打造具有文化情调的乡村休闲空间,既盘活闲置资源,又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业态模式。
(三)开发模式创新
采用众筹农业开发模式,吸引多方参与项目开发,不仅解决资金问题,还能根据市场需求打造定制化旅游产品,提高项目的市场适应性和游客参与度。
四、落地运营理念
(一)打造多功能旅游综合体
规划 “一核一带五板块” 的空间结构,各板块功能互补。闲漫村里板块提供文化休闲体验,橘红果庄板块主打农业体验,渔港板块突出鱼文化体验等,形成集农业体验、乡村度假、文化休闲、餐饮娱乐、拓展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二)注重生态与文化保护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如在渔民部落板块,对受水位影响的滨水区域采用生态化垒砌方式打造湿地景观。同时,传承和发扬当地文化,通过建筑设计、景观小品等展示乡土文化,实现生态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民宿等产业协同发展。橘红果庄板块的农业体验项目促进农产品销售,民宿产业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增加村民收入,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推动乡村经济繁荣。
五、项目成果
(一)市场与行业认可
入选浙江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所属的淳乡居民宿被纳入杭州市特色民宿,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旅游市场中获得认可,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二)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同时,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传承和弘扬了乡土文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景观与产品落地呈现
闲漫村里板块的云顶咖啡、渔民部落板块的民宿、橘红果庄板块的游客接待中心等景观和产品均成功落地,且保持了较高的还原度,为游客呈现出规划中的乡村旅游场景。
鳌山鱼肆—商业街效果图
云顶咖啡实景
游客接待中心改造后实景
民宿改造后实景
(四)项目发展情况
项目发展态势良好,策划思路得到甲方高度认可,并作为发展蓝图指导项目落地实施。获得多项荣誉,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未来将继续发挥优势,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