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季节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河北乡,寒风彻骨冰冷。1月7日,腊八节,天刚蒙蒙亮,一辆黄色的电力车从国网同德县供电公司河北乡供电所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前行。
“这81公里的盘山公路,弯道多、坡度陡,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行车安全。”车内,国网同德县供电公司河北乡供电所所长刘云刚低沉而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车窗外,深不见底的悬崖和山峦连绵起伏。“我们今天的目标任务是完成21号至62号杆塔的巡视,重点对杆基稳定性、杆顶金具有无缺失等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要确认金具有没有过热情况,保证线路上没有异物、覆冰。”刘云刚接着说道。
刘云刚是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老党员,更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的眼神中透露着军人的坚毅与执着。当天起,两人要对10千伏迈一路进行巡视。该线路共有240余基杆塔,均处于陡坡或峭壁上,全程需要翻越20余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大山,全线路巡视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近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电力车驶入更为崎岖难行的碎石路,剧烈颠簸的车身似要将人的骨头震散。20分钟后,电力车在道路尽头停下,刘云刚和更藏杰下车,提上工器具,徒步向深山里走去。“这冰又厚又滑,得往上边撒点土,不然会滑下来。”眼前长度五六米的冰路,让两人的进山路更加艰难。刘云刚手捧一把土走在前面,边向冰面撒土边叮嘱更藏杰注意脚下安全。十几分钟后,两人抵达第一个巡检点,21号杆塔下方。
更藏杰拿起望远镜仔细检查杆顶金具情况,刘云刚则环绕杆塔一圈,检查杆基稳定性。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对线路安全产生威胁的潜在隐患。
河北乡平均海拔3300米,随着两人向山里深入,海拔不断攀升。稀薄的空气如同一层无形的屏障,两人的脚步也越发沉重,每走一步都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
行至22号杆塔下方,刘云刚发现杆塔根部的土壤有松动迹象,似乎被积雪融化后的水流冲刷过。“问题不大,但是得对杆塔根部进行加固,防止松动加剧。”随后,更藏杰从附近找来石块和泥土,刘云刚把松动的土壤挖开一些,然后将石块填入,再用新土填埋夯实。确定没问题后,两人放下心来,继续巡视线路。
临近中午12时,两人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就地坐下来。刘云刚从背包里翻了一会:两个白饼、两根火腿肠、两罐八宝粥和青海地区特有的熬茶便是两人的午饭。刘云刚笑着和更藏杰打趣道:“吃了这罐八宝粥,咱俩也算过了腊八节。还剩十几基杆塔,咱俩吃快点,得在天黑前出山,不然就要给狼和野猪当晚餐喽。”河北乡森林资源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每次巡线,克服缺氧、山路难行等困难是最基本的,小心提防随时出没的野生动物才是最重要的。遇到狼、狐狸和野猪是常有的事。”刘云刚说。
短暂休整后,两人继续出发。17时左右,两人完成了当天的巡线任务。与10千伏迈一路线路同电压等级的配网线路,河北乡供电所一共运维着7条。相比之下,10千伏迈一路属于地势最优的,巡线条件最好的。尽管如此,该供电所的14名工作人员仍保持着每月对7条1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至少一次巡视频率,保障电能稳定送往山区的千家万户。
返程路上,刘云刚详细记录了当天巡线发现的隐患细节。“这是今天巡线过程中的细节信息,明天巡视63号至125号杆塔的时候同步关注一下这些方面。”刘云刚说。(付艳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