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在故乡与母校的双重感召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绿春彝绣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云南省绿春县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一行人翻山越岭,走过十余里山路,同当地驻村书记就彝绣进行了政务咨询,探访仍保留着传统彝绣工艺的人家,向数位“彝家绣娘”面对面地咨询与彝绣的古老传统,优秀技艺,发展情况。
(队员前往牛孔古村落)
(牛孔古村落)
(队员在牛孔古村落合影)
实践队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探访了中国海洋大学向绿春县牛孔镇援建的纳卡小学,参观了学校中的文明标语告示栏,在和当地居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了支教人员对牛孔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在开展以上实践探索活动后,实践队队员更为深入地思考着“双一流”建设的实际问题,实际明确了“三下乡”所具有的促发展,促平衡的效用,加强了队员对中国海洋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认同。
(实践队在卡纳小学前合影)
2024年7月14日,实践队继探访牛孔古村落,收集彝族刺绣相关物料后,赶赴牛孔镇鑫盛社区彝族绣娘工作室对工作室中的六位绣娘进行采访。据多位绣娘陈述,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了现今古老彝绣传承和新兴彝绣发展的相关挑战与机遇。因绣娘工作室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绣制工作缺乏规范的管理的制度和稳定的订单来源,吸纳新成员能力较弱。
(合作社负责人施红晓女士)
(队员们与合作社成员交谈)
进一步深入采访中,实践队同绣娘工作室的两名资深绣娘——施大娘和龙大娘进行了深入交流,得知现有的绝大部分订单是对点帮扶单位和绿春县政府机关提供,其来源缺乏稳定性,持续性,政策扶助性强。
(实践队采访两位绣娘)
(龙大娘正在刺绣)
(部分成员与两位大娘合影)
实践队发现,该问题的产生似乎与彝绣本身产生存续的原因有关。彝绣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早时其作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被代代相传,但随着交通发展,科技进步。彝绣的不可替代性被削弱,其制作的衣物从生活必需品变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标志物。但因彝绣的难机械化,难规范化,技艺参差不齐的弊端使得其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面对机制纺织物缺乏款型,性能,价格方面的优势,且绿春县牛孔村彝绣缺少独有产品标识,没有自身独特的品牌,未对消费者形成特有的品牌认同向心力。
在继续采访中,实践队受绣娘邀请参观了绣娘工作室的多种彝绣成品。制品类型多数为外衣物,箱包,团扇等传统织物,其多数为绣娘本人为自己,亲属自用所制作。这种原始的小农经济代表的自给自足观念对居民的影响,可能也是彝绣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原因之
(部分成品展示)
此外,在前往鑫盛社区的途中,实践队目睹了许多彝族妇女在工闲时制作彝绣产品的情景。那一针针在艳阳下飞舞的绣丝,似乎昭示着彝绣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没有在历史长河中化为不朽的史迹,而是伴随着牛孔镇的彝族人家,连接着柴米油盐的瓶瓶罐罐。
文章:王廷琛
图文:中国海洋大学绿春彝绣实践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