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全息三维交互技术突破 推动教育与会展行业革新
发布时间:2025-04-09 16:29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5081   会员投稿
当前位置:CCTV央视一线聚焦 >> 资讯

近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的学生团队成功研发“多模态交互式裸眼全息三维展示系统”,通过创新攻克传统远程协作中的立体信息传递难题。该系统已应用于跨校区全息课堂、工业设计远程评审等场景,为教育与会展行业从二维平面向真三维空间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传统远程教育与视频会议系统多依赖二维平面传输,难以准确传递机械结构装配关系、生物解剖层次等立体信息。现有裸眼3D技术因视角狭窄(平均<60°)及“辐辏-调节冲突”问题,导致82%使用者产生眩晕症状。新系统通过非接触式三维光场重构技术,结合微透镜阵列动态控光与5G专网传输,实现120°广视角全息影像显示,端到端时延≤85ms,眩晕率降至5%以下,达到医学安全阈值。

裸眼全息三维交互技术突破 推动教育与会展行业革新

在技术实现层面,系统采用多视点光场采集阵列与改进型QEM算法,通过引入多视角光场约束与动态视差敏感权重,使8K光场显示器上的多视点几何误差降低18%。光场分层编码技术将全息数据压缩效率提升至传统HEVC的6倍,配合5G网络实现200Mbps带宽下的8K全息影像传输。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使教育场景的立体信息还原度提升92%,会议决策效率提高45%。

系统硬件部分包含激光光源、折返混合准直模组、像素化控光模板等核心组件,软件端采用自主研发的“Flow-HEVC”编解码协议。眼球追踪技术基于iTracker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0.5mm定位精度,结合动态手势识别(准确率≥98.7%)与语音控制,形成“眼动-手势-语音”多模态交互体系。在广绣非遗传承场景中,系统以0.1mm精度还原针脚轨迹,辅助完成工艺教学。

三大创新点构建技术壁垒:真三维光场重构技术实现3840×2160@120Hz空间分辨率,出入屏深度达0.5米,水平/垂直视角≥150°,支持8人协同观看;不仅如此光场运动流预测算法实现1:50全息数据压缩比,码率仅为传统HEVC的19.3%;另外嵌入式多模态交互模块功耗也降至1.2W,响应时延≤50ms,可适配移动端部署。

裸眼全息三维交互技术突破 推动教育与会展行业革新

目前,该系统技术指标显著优于行业基准:几何重建误差≤0.3mm,纹理保真度PSNR≥42dB,端到端时延较谷歌Starline系统缩短20%。在广东省“5G+智慧教育”示范区,该技术已支撑跨校区全息课堂建设,并为工业设计、医疗培训等领域提供“零设备束缚”的三维协作方案。团队表示,未来将重点拓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远程手术指导等高精度应用场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CCTV央视一线聚焦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免责声明: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CCTV央视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