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地具有标杆性意义
发布时间:2024-11-22 17:35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15384   会员投稿
当前位置:CCTV央视一线聚焦 >> 资讯

观音山森林公园概况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最早自1993年由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委会利用村集体所有的山林投资开发,由于后续资金出现困难,在1999年11月以联合开发的名义承包给了目前观音山公园的法定代表人黄淦波。2000年12月,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2002年10月,黄淦波注册成立了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音山公司),由观音山公司专门负责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2005年12月,原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25年来,观音山森林公园一直致力于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市,培育出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4A级风景区,一片全东莞保护得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2007年被原国家林业局发文称赞为“全国的一个样本”,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更让大众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至今,观音山森林公园和广东楹联学会联合举办的“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为推动中国楹联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文旅结合的一个创举和典型。如今,观音山森林公园已成为全国发展森林文化旅游事业的成功典范。

多年来,公园在民营资本的运作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旅游项目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为民营资本参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运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范例。

但是,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发展,却异常艰难曲折。直至今年10月15日,东莞市林业局、东莞市政府竟借国家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之机,通过层层上报,将观音山森林公园列入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自然资源部公示的予以撤销的自然保护地名单之列。

专家发声:观音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不容忽视

在观音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资质撤销事件引发的社会热议中,众多专家学者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观音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估,并一致认为观音山森林公园在区域生态环境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观音山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茂密,物种丰富多样,是众多珍稀植物的天然栖息地。观音山森林公园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树种和特有植物群落,它们对于研究植物的进化历程、生态适应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例如,观音山森林公园内已发现有白桂木、苏铁蕨、土蚕霜、金线莲等特色植物,不仅罕见,也属于重点保护对象。这些植物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植物基因库,还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古树博物馆极具典型代表性,该馆2003年1月11日建成,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收藏了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古树60余棵,其中一棵距今约4500年的古树更是成为镇馆之宝。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和寒暑假期间,组织广大游客及中小学生开展参观古树博物馆,植树认养树木活动,普及生态知识。观音山古树博物馆从开放之日起免费向游人开放,已免费接纳各地参观游客30余万人,其中中小学生10多万人。

在动物学领域,观音山森林公园同样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食物资源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据专家考证,公园内现有1000多种植物,还有兽类、飞鸟类、甲壳类、昆虫类等300多种动物。其中不乏一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在这片山林中繁衍生息,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和生态群落。据悉,观音山森林公园内已发现有中华小鲵、穿山甲、野猪等野生动物。目前,观音山森林公园70%以上的区域几乎无人涉足,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地貌和植被。专家们指出,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生态引擎”,驱动着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繁盛与发展,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生态连锁反应,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观音山森林公园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它作为东莞的“城市绿肺”,有效地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释放出氧气,改善了当地的空气质量;其茂密的森林植被还能够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减轻洪涝灾害的风险,同时对土壤侵蚀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在文化与精神层面,观音山森林公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是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宣传以及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对于提升大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观音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由于植被茂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健康养生创造了良好的天然条件,具有独特的森林康养优势。

鉴于观音山森林公园所具备的显著生态价值,专家们普遍认为,将其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首先,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助于加强对观音山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其次,从区域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看,观音山森林公园作为区域生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构建和完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关键作用。再者,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力量参与观音山的保护与发展。最后,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将观音山森林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

专家意见书:建议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地名单

11月2日,“第八十六届经济法律学术会议·自然保护地问题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表示,撤销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的行政行为存在程序违法、实体违法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听证,将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地名单。

专家们在呼吁将观音山森林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公园的发展规划、开展旅游项目开发以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严格遵循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各项活动不会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例如,在旅游景观的规划方面,应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采用生态友好型的游览观光方式,减少游客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在旅游设施建设过程中,要选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避免对森林植被和土壤造成破坏;在旅游活动组织上,要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不乱扔垃圾,不随意采摘花草树木,不伤害野生动物等。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有效途径,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观音山森林公园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例如,结合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积淀,开发文化旅游活动,举办生态文化节、民俗活动等,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形式,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森林康养、生态休闲度假等项目,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与学校、社区合作,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开设自然科普课程、野外实践活动等,培养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素养。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公园的运营管理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用于支持生态保护工作,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周边社区居民就业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多方协作:共促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未来发展

观音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资质撤销与纳入自然保护地的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利益相关方,因此,要实现观音山的妥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协作配合。

东莞地方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制定、规划引导和监管执法等方面加大力度。尽快完善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明确观音山森林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后的管理体制、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加强对观音山森林公园的规划指导,组织编制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建设和活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支持观音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公园的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自然保护地的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观音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资质撤销风波不仅给公园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为专家重新审视和思考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发展提供了契机。专家们的呼吁和意见为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即将其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并通过平衡保护与利用、加强多方协作等措施,实现观音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对于观音山森林公园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全国其他类似的自然保护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相信在东莞市地方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公众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观音山森林公园一定能够走出当前的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的成功典范,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出更大的贡献。(张正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CCTV央视一线聚焦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免责声明: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CCTV央视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